成语尸位素餐的意思及由由来简介
尸位素餐的意识指的的空占这么位置不管事,白吃饭的意识。据了解尸位素餐最早的故事出自《汉书·朱云传》:“今朝廷大臣,上不能匡主,下亡以益民,皆尸位素餐。”
尸位素餐现实表现为“为官不为”。为官不为绝不是小事,在人民群众心目中,“喝茶看报纸”成了公务员的日常工作,政府仿佛是“闲置机构”,纳税人的钱都养了一群“闲人”。
在中国的历史上就有很多这样尸位素餐的官员,唐玄宗开元元年担任宰相的卢怀慎,清正廉洁,不搜刮钱财,是个公认的好官、清官,但他政务上却毫无作为,是个典型的“无为”官员。
北宋神宗时,王皀居相位16年,这十几年间,政务得过且过,无所建树,每每遇到朝廷大事,也不动脑筋,不献策略,只起个上情下达的作用。
明朝的刘吉,官至大学士、内阁首辅(宰相)。当时的明宪宗皇帝不问政事,内阁和六部都是在混日子,一度有“纸糊三阁老”(即刘吉、万安、陈文)和“泥塑六尚书”之称。
在中国历史上像这样的官员还是有很多的。用尸位素餐来形容无疑是很贴切的。
本文标题: 成语尸位素餐的意思及由由来简介 - 历史本文地址:www.psbxg.com/mingren/lishi/13325.html
热门推荐